圖說:活動現場
參觀“鎮館之寶”了解梨園百態,制作戲曲娃娃裝扮“穆桂英”,游走在“上海之扇”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清風徐來……昨天,上海宛平劇院的社會大美育品牌“大宛集”迎來了一群來自西藏日喀則的客人。西藏進修班的學生們身著藏族傳統服飾來到劇院,參加了“行走的劇院”“國潮手作”等活動,感受傳統藝術之美的同時,也為“上海之扇”添上一抹斑斕色彩。
明瑪吉巴是第一次來到上海走入劇院舞臺幕布,從沒在劇場看過戲曲演出的她,剛步入這如折扇般的建筑前,就被那些精美的戲曲娃娃所吸引。她說:“我對戲曲人物了解不多,但是我知道梁山伯與祝英臺,他們的愛情傳奇很感人。”桑杰仁增曾在電視上看過戲曲,但這么近距離接觸是第一次,他對一樓那幅6米畫作印象深刻:“畫上有很多的戲曲人物,每個人物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作為一個戲曲劇院,宛平的建筑風格結合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這給學生們留下了很深印象:“這棟建筑既有傳統的美,也很現代,它將過去與當下結合得很好,尤其是旋轉樓梯,不論是從下往上看,還是從上往下看,都像是戲曲演員甩出來的水袖,就像流水一樣。”在欣賞了畫作上的諸多戲曲人物后,桑杰仁增也提到:“其實我們西藏也有藏戲,也很美。”
當日,學生們從貫穿劇院4層的網紅旋轉樓梯拾級而上,他們在樓梯前留影,并在專業講解人員的解說下舞臺幕布,欣賞了戲服櫥窗展示柜。此外,大家還走進劇院大劇場、小劇場,通過了解座椅排布、燈桿幕布的作用,解碼舞臺空間。最后,學生們在三樓國潮手作區域親手為戲曲娃娃穿上戲服,在為手中“穆桂英”“楊宗保”親手裝扮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戲曲知識。
在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宛平劇院將進一步打開劇院空間,開放戶外扇形廣場,融入快閃、路演、房車、集市打造文化主題市集。同時,結合場館內“大宛集”國潮手作、戲宛宛的百寶箱、電影熱片、文創、咖啡等藝術美育內容,將一半煙火氣一半詩意融合,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品味傳統文化,享受文化假期。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新疆拓豐舞臺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舞臺機械、舞臺幕布的生產安裝。其中舞臺機械包括:臺上機械、臺下機械、升降舞臺、伸縮舞臺、旋轉舞臺、活動假臺口、燈光吊籠、燈光吊片、對開幕布系統、電影銀幕架、升降系統、電動吊桿機、多層纏繞吊桿機、單點吊桿機、單層纏繞吊桿機、一次排繩臥式、立式滾筒式電動吊桿機、變頻調速拉幕機、電動對開拉幕機;阻燃舞臺幕布有:大幕、二幕、會幕、紗幕、天幕、橫側條幕等,是國內較早規模較大的舞臺設備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