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團這片熱土上,處處都是豐富的文化氣息,非遺文化在這里代代傳承。多年來,兵團高度重視保護、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云上兵團客戶端推出講述兵團國家級“非遺”項目背后的故事系列融媒體作品《探訪兵團“非遺寶藏”》。
今天,推出最后一篇:《新疆曲子戲:天山腳下綻放的戲曲之花》。
▼
↓↓↓
新疆曲子戲俗稱“新疆小曲子”,是以陜西眉戶、蘭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戲曲為基礎,通過融合新疆各民族的音樂藝術,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具有獨特風格的戲曲劇種。其代表劇目有《李彥貴賣水》《張良賣布》等。
1959年,新疆曲子戲第一個專業劇團——“新疆曲子劇團”在新疆昌吉州成立,此后,新疆曲子戲成為了新疆特有的地方劇種,同時也成為了國家保護劇種。
2008年
由兵團申報的新疆曲子戲被選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第六師五家渠市文體廣旅局
成為新疆曲子戲的保護單位
新疆曲子戲的藝術特色
豐富多樣的曲調
豐富的曲調是新疆曲子戲的一大特點,新疆曲子戲在廣泛吸收了多種戲劇曲調的同時,還融合了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成分,到今天已發展出三十六大調、七十二小調。風格多樣的曲調能夠表現出勞動人民豐富的日常生活。
靈活簡便的演出形式
新疆曲子戲的演出形式十分靈活,往往是一人分飾多角。其演出形式分為地攤坐唱和舞臺演出兩種。
地攤坐唱俗稱“清唱”,通常不帶表演動作,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無需服裝道具,易學易唱,非常適合在群眾中普及。
▲曲子戲老年曲藝班在家庭演唱新疆曲子戲
舞臺演出則需要專業的服裝和道具,道白需使用當地方言,表演動作要求輕盈活潑、形象生動。
▲點擊觀看曲子戲表演片段
新疆曲子戲在兵團傳承發展
貼近生活 厚植群眾基礎
在第六師芳草湖農場,新疆曲子戲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無論在活動室還是文化廣場,隨處可以聽到人們在傳唱曲子戲,這種貼近生活的戲曲已成為當地職工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部分。2019年,芳草湖農場(曲子戲)入選了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芳草湖農場舉行”文化大舞臺“活動
新疆曲子戲自樂班
傳承曲子戲的重要力量
新疆曲子戲自樂班是一種由曲子戲愛好者組成的民間組織,廣泛分布在六師的各個團場。自樂班通過吸納和培養曲子戲愛好者,不斷擴大曲子戲在團場的影響力,是傳播和發展新疆曲子戲的重要力量。
▲芳草湖常青劇社社員在排練文藝節目
新疆曲子戲傳承人楊培才
為傳承曲子戲而不懈努力
▲楊培才(左一)在演奏二胡。張琳琳 攝
第六師紅旗農場職工楊培才是新疆曲子戲的第四代傳承人。為了保護和傳承曲子戲,讓這項非遺藝術能夠以文字和樂譜的形式永久流傳新疆舞臺,他用三年的時間搜集、整理和挖掘了本戲越調類32處、平調類38個折子和段子,編纂出了《新疆曲子集》。
▲楊培才在整理新疆曲子戲樂譜
在悉心搜集整理曲譜的同時,楊培才還和團場職工辛克文一起成立了“新疆曲子戲紅旗農場自樂班”新疆舞臺,經常帶領社員到各個連隊演出,不斷擴大曲子戲的影響力。
新疆拓豐舞臺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舞臺機械、舞臺幕布的生產安裝。其中舞臺機械包括:臺上機械、臺下機械、升降舞臺、伸縮舞臺、旋轉舞臺、活動假臺口、燈光吊籠、燈光吊片、對開幕布系統、電影銀幕架、升降系統、電動吊桿機、多層纏繞吊桿機、單點吊桿機、單層纏繞吊桿機、一次排繩臥式、立式滾筒式電動吊桿機、變頻調速拉幕機、電動對開拉幕機;阻燃舞臺幕布有:大幕、二幕、會幕、紗幕、天幕、橫側條幕等,是國內較早規模較大的舞臺設備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