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為媒編織絲路美景,以舞會友架起文化交流橋梁。7月20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新聞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拉開序幕,來自亞洲、歐洲、非洲的千余名舞者相聚新疆,用藝術交流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
從五彩繽紛的南非到時尚潮流的韓國,從熱情奔放的俄羅斯到風情多姿的泰國……本屆舞蹈節以“舞動夢想和美絲路”為主題,中外藝術家為觀眾獻上60場精彩紛呈的演出,用翩躚舞步點亮絲路之光,為“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增添動人的注腳。
以舞為媒編織絲路美景
萬方樂奏有于闐,群英薈萃舞翩躚。地處古絲綢之路要沖的新疆,穿越時空、連通古今,不斷譜寫著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篇章。
自2008年開始,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已經舉辦了五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演出團體奉獻了300多場精彩的演出,打造了一場場具有國際水準的藝術盛會。
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本屆舞蹈節聚焦絲路主題,中亞五國首次齊聚亮相,俄羅斯、白俄羅斯、格魯吉亞、韓國、泰國、南非等多國藝術團體也專程趕來,他們都鉚足勁頭、精心排演,一展曼妙舞姿。
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舉辦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就是要踐行絲路精神,搭建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專業性、國際性、開放性平臺,展現新時代新疆新形象、新面貌、新風采,拓展文明交流互鑒新實踐、新成果、新渠道,共繪人文交流“同心圓”、擴大民心相通“朋友圈”。
以舞會友架起文化交流橋梁
鐘聲敲響,悠長深遠,蒼茫大漠中,一個手持節杖的身影迎風前行……7月20日晚,原創大型歷史題材舞劇《張騫》經全新打磨提升后,作為舞蹈節開幕式劇目再次與觀眾見面。精湛絕倫的演出,將觀眾帶回2000多年前的“鑿空之旅”。
當晚,已走過40多座城市完成300多場演出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也在大家的期待中登上舞臺。翩若驚鴻的舞蹈技藝、變幻莫測的光影視效,將中國古典舞之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這兩部劇目外,本屆舞蹈節還邀請國內眾多高質量、代表性優秀劇目參演,包括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秀水泱泱》、中央芭蕾舞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等扛鼎之作,名家、名角輪番登場。
此外,原創舞劇《五星出東方》,大型實景音樂劇《昆侖之約》,舞蹈史劇《老兵故事》也將上演,用舞蹈之美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新疆舞臺,彰顯中國氣派和中國精神。
“享有‘歌舞之鄉’美譽的新疆,通過舉辦國際民族舞蹈節等系列文藝活動,讓新疆樂舞這枝中華文化大花園中的絢麗花朵歷久彌香、生機勃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在開幕式上說。
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在家門口看到了《只此青綠》歌舞劇的演出,票價還不到外地商演的一半,這讓在成都上舞蹈學校的李舒怡感到驚喜:“太幸運了!這屆國際民族舞蹈節我要多看幾部劇。”
好戲連臺的舞臺盛會,點燃了新疆人民的觀劇熱情。7月11日,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第二批劇目開票后,《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永不消逝的電波》《紅樓夢》3個劇目的門票“秒光”。應廣大觀眾強烈要求,一些熱門劇目專門安排加演,更好滿足觀眾的需求。
“本屆舞蹈節期間,我們將文化惠民貫穿始終新疆舞臺,通過政府財政補貼,保證所有演出票價均在80元到380元之間,其中80元低價票占三分之一,讓各族群眾在家門口‘花小錢、看好戲’,充分感受藝術之美、享受文藝之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余潔介紹。
(本報記者李慧尚杰趙明昊)
SourcePh">
新疆拓豐舞臺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舞臺機械、舞臺幕布的生產安裝。其中舞臺機械包括:臺上機械、臺下機械、升降舞臺、伸縮舞臺、旋轉舞臺、活動假臺口、燈光吊籠、燈光吊片、對開幕布系統、電影銀幕架、升降系統、電動吊桿機、多層纏繞吊桿機、單點吊桿機、單層纏繞吊桿機、一次排繩臥式、立式滾筒式電動吊桿機、變頻調速拉幕機、電動對開拉幕機;阻燃舞臺幕布有:大幕、二幕、會幕、紗幕、天幕、橫側條幕等,是國內較早規模較大的舞臺設備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