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長夜的舞臺設計得獎了!
漫漫長夜的舞臺設計得獎了!
漫漫長夜的舞臺設計得獎了!
漫漫長夜的舞臺設計得獎了!
不過,今天關注的重點并不是得獎這件事。
而是借由這個機會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舞臺設計本身。
畢竟通常情況下,
演唱會我們的關注點都集中在——
今天的愛豆美嗎,
今天的愛豆狀態好嗎,
今天的愛豆有胸嗎(喂?!...)
今天讀到舞臺設計者所寫的部落格文章。
(鏈接可以拉到文末舞臺設備模型,但要翻才打得開喔)
他的文章讓我看到了一場演唱會的呈現和一個建筑成型的相似之處。
這對于一個長期覺得自己專業對于藝術探究百無一用的結構工程師來說,
真是喜出望外啊!
整個舞臺設計的過程:
從靈感,到草圖,再繪制正式圖紙,之后做3D模擬,最后現場工程實施。
類比建筑設計:
就是從sketch,到Architectural Plan,到Structural Plan,之后做BIM模擬,最后Construction。
(說!人!話!)
好啦,
接下來我們來跟隨設計師學習這整個設計。
(2019金點設計獎參賽模型 獲得金點設計獎標章)
這個參展模型呈現了舞臺光帶的四種形態。
(不要急,先學完整個設計,再為你送上圖片和視頻喔~)
這個設計的靈感來源是一個怎樣的小故事呢?
部落格里是這么說的——
2018年11月,
我們隨著陳升大哥的巡回演唱會來到北海道
在札幌的街頭上,我們突然理出一個思緒:
在經過這二十年的歲月,
很多人在生活、工作的人生道路上,
都經歷了從「想象」到「現實」,再到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有的「創造」
「想象」 「現實」 「創造」
這三個循環幾乎就是我們對于生活上的態度。
如同綺貞在演唱會上所說,
音樂人就是憑著那12個音符的排列組合,
創作出雋永的歌曲。
在舞臺演出的集體創作上,
我們不也是一直在使用重復的工具,
做出各種不同的排列組合嗎?
而在創造出一場又一場演出的過程中,
「想象」、「現實」和「創造」
這三者各自成為相互關系的三個軸線,不斷創造出新的變化。
因此,我們提出以法國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的「鏡像論」為概念的舞臺意境:Mirror stage
以想象界(Imaginary Order)、象征界(Symbolic Order)及現實界(The Real)為三口分界結構元素,創造出各種變化樣貌。
于是這三個分界元素被設計師轉化成了模型里可以見到的三個方框,也就是我們在演唱會現場看到的三個光環帶。
設計手稿如下,
兩個內框上下是相對呼應的,看過演唱會的朋友應該還記得上下兩個框的開合以及平放。
第三個大框可以上下運動,以及旋轉穿梭在另兩個框內。
設計師也對方框如何運動做了下圖的解構,
但要真正付諸實踐,還需要對草圖進一步深化。
部落格里也毫無保留地po出了下面這5張圖,
涵蓋了整個設計的平面、立面以及大樣。
不知道你在看這些圖的時候會想些什么呢?
它讓我重新思考起美學這件事。
看起來舞臺設計提供的是一種沒有辦法被定量分析并且因人而異的主觀體驗。
而它的內核啊,卻仍舊是精密計算后的一串串數字。
不知道當下一次再看到這個舞美的時候,是不是會發出除了“哇,好美!”之外的感嘆。
下面這個視頻,設計師提到
這是他們首次采用AR舞臺模型作為前置舞臺討論會議的新技術工具。
這也是我前面類比建筑BIM的地方。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通常我們在做建筑設計的時候舞臺設備模型,會在出設計圖紙的同時出BIM的模型。
這樣可以在前期會議的階段在仿真模型里看到建筑設計的缺陷。
舞臺設計有這樣的模擬,我覺得除了可以更好地去發現設計的缺陷,還可以及時調整演出者和觀眾之間的對話方式。
進入到實際工程階段,工程技術的方面就更接近機械工程的內容。
(我不是太懂機械XDDD)
設計師公開了硬件清單,并且敘述了各種機械控制的原理。
天上兩個口框延續雙環的伺服馬達產生動作
而地上口框是使用數控液壓缸升降
三個口皆使用英國Kinesys數控伺服系統編成動作,使舞臺產生出不同的樣貌變化
簡單理解應該就是編好和表演進程相關的程序,再控制機械運動。
設計的部分拆解完,
我們把時間拉回2019年1月11日-13日夜晚。
作為三場臺北小巨蛋的親歷者,我在三個不同的角度,體驗了這個驚艷的舞美。
人如其名,這場演唱會也是。
它把20年濃縮成一個夜晚,
它的整個過程又仿佛演繹一個真實的長夜。
20年有跌宕起伏。
一個長夜有靜謐之中的甜睡,也有天馬行空的絢爛夢境。
開場幕布還沒有拉開,
一首《每天都是一種練習》,
仿佛夜晚來臨前的序幕。
曲閉,黑暗里燈光逐點交替打在內場。
如海浪翻滾再趨向平靜,跌進沉沉的睡夢。
開始這一段華麗的旅程。
舞臺的光帶也逐漸打開變換,形成模型中呈現的幾種不同形態。
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形態改變,
現場燈光的顏色也通過單一的黑白,斑斕的彩虹。
實現暗夜的深邃,星空的廣袤,夢境的碰撞以及黎明前的柔和。
1 2 3 4 5 6 7,
一首歌的時間讓舞臺來到你的面前。
(iPhone8它盡力了)
這段視頻的開始,你注意到了頂部閃爍的燈管束嗎?
按照設計師的說法,這個矩陣燈是只有臺北小巨蛋才有的。
不過除了這個矩陣燈,還有其他一些小巨蛋限定的小組件。
比如這6塊懸空的雙面小屏幕。
更好地實現了和現場任何區域觀眾的互動。
還有場內推來推去提高現場熱度的大球。
懸掛在半空驚險的小舞臺。
而這是設計師對舞臺視覺符號的標準解析。
你看出了多少呢?
什么?我們的視頻太短看不全?
兩分鐘的濃縮,我們可是盡力了。
沒看過小巨蛋的遺憾,是時候解決一下了。
2020年8月1日至2日,漫漫長夜 臺北小巨蛋 again。
太陽與星空同輝的夜晚,我們小巨蛋見。
今天是一個
專注于和結構工程師比追星
和女明星比結構力學的弱雞
PS:
以此文紀念時間的歌紅館6周年!
文中藍字關于引述設計者的內容皆出自必應創造(FREE'S)的部落格文章:
frees舞臺設計的部落格
%e9%99%b3%e7%b6%ba%e8%b2%9e-20%e9%80%b1%e5%b9%b4%e6%bc%94%e5%94%b1%e6%9c%83%ef%bc%8d%e6%bc%ab%e6%bc%ab%e9%95%b7%e5%a4%9c-cheer-20?fbclid=IwAR34_uvkWWDw1ELwBFFeBcyuWCmUhXjrYsLlPqIGhnYc31RrftVlCLtBDYo
其他圖片以及視頻由作者&朋友現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