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科技,作為21世紀三大支柱性技術領域之一,與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并駕齊驅,已經成為全球競爭的重要科研制高點。
我國納米科技研究開發布局較早,在初始階段就同國際發展保持同步。而朱君就職的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則是國內唯一一家從事納米技術及應用研究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探索微觀世界奧秘舞臺控制系統,是樂趣,也是一項崇高使命。對于朱君來說,為了讓納米材料創造更多社會價值,他正在和團隊不斷努力前行。
扎根納米領域,依托產業舞臺
納米空氣凈化器、納米凈水器濾芯、除甲醛納米凈化芯……在上海納米技術中心一樓展廳,應用納米技術制造的產品可謂琳瑯滿目,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納米相當于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得多。科學家研究發現,在納米尺度上,材料會呈現出與宏觀尺度上完全不同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特性。比如,低強度或脆性合金會獲得高強度、高延展性,化學活性低的化合物會變成強力催化劑,不能受激發光的半導體會變成高效光源……總之,尺度的縮小使納米物質呈現出既不同于宏觀物質也不同于單個孤立原子的奇異特性,仿佛具有了特異功能。
在這一科學發現的基礎上,納米技術以尺度在0.1至100納米之間的物質為研究對象,并在這一空間尺度內,操縱原子和分子,對材料進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
納米科技為新科技革命提供了新工具,通過納米尺度的精準操作,調控物質的屬性,賦予納米材料理想的機械、化學、電學、磁學、熱學或光學性能,使這些新型納米材料在傳統和新興工業制造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抓住前沿科技領域跨越發展的歷史機遇,是每一位從業者的目標和愿景。朱君介紹,上海納米技術中心立足納米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致力于納米技術在環境治理、功能材料、生物醫藥、清潔能源、表面信息等領域的應用。同時,通過自主研發、“產學研醫用”聯合、引進吸收等多種模式,研發產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所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推進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及產業化,搭建產業與科研之間的“橋梁”。
做精核心技術,解決共性問題
作為納米材料的重要形式之一舞臺控制系統,納米粉體材料是一類具有奇特和優良功能性的材料。納米粉體材料制品作為一種高科技產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納米粉體材料由于其制備、應用的成本較高,高品質的納米粉體材料很難被廣泛應用。如何改變這種現象?朱君和研究團隊一致認為,解決“納米顆粒團聚”這一難題是最核心環節。“高質量、低成本、易分散的納米粉體材料制備和應用技術是我們團隊的研發目標。”
科學實驗貫穿著現象觀察、分析判斷、總結改進,而不斷提高分析判斷能力,持續創新,正是一個合格科研工作者不斷進步的過程。
朱君和研究團隊共同努力,開發出無機納米材料、有機納米材料連續化分散技術,解決了工業化規模的納米顆粒團聚問題,一舉攻克粒徑可控、高分散、長穩定的納米粉體材料分散液制備技術。其中,國內首臺基于遠心分離技術和雙軸分散裝置的納米材料高效、連續化分散生產裝備,填補了國內納米材料工程化分散領域的一項空白。該技術能夠制備幾十種關鍵、高性能納米材料分散液,已形成幾十項自主知識產權和國家標準,正服務于國家戰略任務和重大工程實施并帶動相關產業技術升級。
做強創新組織,構建轉化體系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國家對上海納米技術中心建設的宗旨要求。在朱君看來,核心技術是科技成果轉化的“炮彈”,組織建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運輸車”。
檢驗檢測服務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上海納米技術中心自建設初期就建立了納米技術領域專業、全面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朱君多年的運行下,已經形成生物、材料、能源、塑料、纖維、食品、制藥、環境8個類別40多項檢測能力,獲得了實驗室認可、計量認證的專業資質。通過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計量檢測、產品質量分析診斷等綜合服務,解決質量技術難題,改進優化工藝,加速了技術成果轉化。
設立標準組織也十分關鍵。經中國科學院和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批準,上海納米技術中心成立了“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納米技術工作組”,組織和實施上海地區的納米技術標準,同時獲得“上海市標準試點企業”項目。
朱君作為標準組織的負責人,深度參與到標準的制定、宣貫、執行等環節。通過以上活動,豐富和完善了科技成果向標準化的轉化,同時培養了一大批既懂科研又熟悉標準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實現了以科技創新提升標準水平,以標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新疆拓豐舞臺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舞臺機械、舞臺幕布的生產安裝。其中舞臺機械包括:臺上機械、臺下機械、升降舞臺、伸縮舞臺、旋轉舞臺、活動假臺口、燈光吊籠、燈光吊片、對開幕布系統、電影銀幕架、升降系統、電動吊桿機、多層纏繞吊桿機、單點吊桿機、單層纏繞吊桿機、一次排繩臥式、立式滾筒式電動吊桿機、變頻調速拉幕機、電動對開拉幕機;阻燃舞臺幕布有:大幕、二幕、會幕、紗幕、天幕、橫側條幕等,是國內較早規模較大的舞臺設備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