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到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臺,從奪目多變的冰瀑到創意無限的點火儀式……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通過科技賦能藝術,實現了理念創新與科技力量的完美融合,為全世界觀眾獻上了一場簡約、浪漫、唯美、空靈的視聽盛宴,再次驚艷全球。
舞臺系統作為將藝術創意化為現實的重要載體,其表現也成為決定此次開幕式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這樣一來,冬奧開幕式既是檢驗我國舞臺機械行業發展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時刻,也成為最新舞臺科技的展示臺和企業比拼實力的競技場。
“雙奧”團隊 再獻力作
據了解,此次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的技術保障工作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承擔。在接到任務后,該院就開始多方遴選核心技術協作單位。在此過程中,一個曾經深度參與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四場儀式舞臺機械工程的團隊,最終勝出,成為最大贏家。
這家名為北京北特圣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企業,有著深厚的奧林匹克緣分。2008年,奧林匹克盛會首次來到中國。彼時,總裝舞臺團隊主導了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四場儀式的舞臺機械工程。北特圣迪也作為技術保障團隊的一員,為奧運提供了高科技的舞臺機械設備和高品質的運營保障服務,展現了責任與擔當舞臺設備,并受到了北京奧組委的表彰。2015年底,總裝舞臺團隊核心成員融入北特圣迪,使公司的規模和實力快速提升,成為國內舞臺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
在此次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籌備過程中,北特圣迪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獨特的團隊優勢,包攬了冬奧會地面中央舞臺系統、空中設施設備工程、冰瀑大型表演裝置、主火炬姿態調整執行機構、場外火炬雙轉臺等工程項目及核心設施設備,成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四場儀式中承接舞臺機械項目最多的企業,成為不折不扣的“雙奧團隊”。
據了解,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上那些令人驚艷的核心舞臺機械設備,幾乎都出自他們的手筆。下面,就由北特圣迪相關負責人,來為我們深度揭秘冬奧會開幕式上的那些舞臺機械黑科技。
神秘“黑盒子”,讓主火炬凌空起舞
奧運開幕式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刻,莫過于圣火點燃的那一刻。短短一個瞬間,既凝聚了東道主的文化沉淀和理念傳遞,也彰顯了自身的科技實力。這也讓點火儀式,成為歷屆奧運開幕式上最受矚目的重頭戲。
在此次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為了傳遞低碳環保的綠色奧運理念,導演組以“不點火”代替“點燃”,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燒的大火,用“百年未有”的點火儀式創新舞臺設備,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成就了奧運史上的又一個經典瞬間。
這個驚喜呈現的背后,由北特圣迪設計研發的主火炬姿態調整執行機構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點火儀式上,這個用威亞懸掛在鳥巢上空45米高暗處的神秘“黑盒子”,讓主火炬“大雪花”在40米高空翻轉、提升、360度旋轉,實現了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合,盡顯中國式浪漫。
上空威亞系統,打造空中視覺奇觀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的驚艷亮相,使上空威亞表演日益成為大型文藝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的籌辦過程中,為了向世界奉獻一場精彩震撼的文藝演出,導演組在創意時同樣將上空威亞表演運用其間,希望以此來擴展表演空間,豐富藝術表現形式。
為此,北特圣迪對鳥巢頂部遺留的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威亞設施進行了系統拆除,并根據導演組的創意需求新建了一套上空威亞系統。這套新系統位于50多米高的鳥巢南北兩側頂部,包括10根跨度達200米的固定鋼索以及由34臺電機驅動的10套威亞裝置,總吊重約10.4噸,單個載荷重量達6.6噸,無論從載荷重量還是吊高都遠超2008年北京奧運會。
作為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多層次立體空間多媒體廣場表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上空威亞系統參與了開幕式上幾乎所有重要環節的表演。不管是巨大的冰雪五環從“冰立方”中破“冰”而出的震撼,還是主火炬“大雪花”“點火”后旋轉上升的浪漫,亦或大型模擬跳臺滑雪巨型發光人形“穿越”全場的唯美,這些空中視覺奇觀的背后,都有著北特圣迪上空威亞系統的配合和“加持”。
巨型“冰瀑”,演繹“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震撼
在此次開幕式上,鳥巢東側入口處佇立著的“冰瀑”大型表演裝置頗為吸睛。這個由固定顯示裝置、升降顯示裝置、固定斜坡道、后部通道等部分組成的“巨無霸”,近60米高、20米寬,既承擔著光影表演特效的展示功能,又有特殊的功用。
在五環環節,冰瀑上出現一滴中國水墨,如同“黃河之水天上來”,鋪滿全場;待到運動員入場環節,其下部屏幕又可以迅速升起,形成寬14米、高7米的通道,瞬間“化身”“中國門”,迎接四方賓客,稱得上是多面手。
地面中央舞臺系統,托舉“大雪花”驚艷亮相
地面中央舞臺系統是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的核心系統,主要為四場儀式提供地面大型道具或演員的升降呈現通道。北特圣迪承擔了這套復雜系統的設備設計、供貨任務,并全程提供技術服務和保障。
中央舞臺系統在此次開幕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幕后英雄”。尤其是在備受矚目的主火炬亮相環節,中央升降臺和升降平移蓋板更是配合“默契”,成為實力擔當。
在“抬升”主火炬——“大雪花”的過程中,先是升降平移蓋板臺面下降,并向兩側打開,然后由中央升降臺將預裝在其上的主火炬從地倉推升至舞臺面,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舞臺中心,令全球觀眾為之驚嘆。
雙轉臺裝置,讓三個場外火炬化身“動態雕塑”
北京冬奧會共分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除了鳥巢內的主火炬臺外,還分別在鳥巢與水立方之間的中心區、北京延慶冬奧城市文化廣場、張家口崇禮太子城小鎮中心廣場三地,設置了三個場外火炬臺。
2月4日晚,在主火炬被點亮后,這三個場外火炬臺也依次被點燃。晶瑩的“雪花”和靈動的“飄帶”相向旋轉,猶如冰面上揮舞長袖、翩翩起舞的舞者,在光影的映照下,呈現出流光溢彩的夢幻效果,令觀者為之驚嘆。
三個場外火炬臺采用動態雙旋轉雕塑造型,由“雪花”及“飄帶”組成,寓意團結和凝聚。為了呈現冬奧會的運動之美,增加場外火炬臺的動態視覺美感,三個場外火炬臺下分別安裝了一套雙轉臺裝置,用以帶動火炬形成內外不同的旋轉效果。
這套由北特圣迪專為北京冬奧會項目設計研發的裝置,由直徑22米的外轉臺和直徑18米的內轉臺兩部分組成。在中間構件的連接和相互支撐下,安裝“飄帶”的外傳臺和連接“雪花”的內轉臺,既可獨立旋轉又能雙向同步旋轉,從而使場外火炬臺在不同角度下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動態。
通過這種方式,為三個場外火炬臺注入了“運動靈魂”,營造出冬奧運動強烈的速度感、節奏感和冰雪的圣潔感。
可以說,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通過科技賦能藝術,實現了理念創新與科技力量的完美融合,奉上了一場簡約而又精彩的奧運盛會。在此過程中,以北特圣迪為代表的國內演藝裝備企業,也用自身的硬核實力將導演團隊的創意和藝術效果,完美呈現在全世界面前,為科技冬奧貢獻了力量。
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的成功,曾經有力帶動了國內演藝裝備行業的繁榮和發展。在此,我們也期待此次冬奧會開閉幕式的舉辦,能夠進一步推動演藝科技創新,從而為疫情之下備受沖擊的演藝裝備行業帶來發展的新動能,進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為我國的文化強國建設提供更多的科技助力和裝備支持。
新疆拓豐舞臺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舞臺機械、舞臺幕布的生產安裝。其中舞臺機械包括:臺上機械、臺下機械、升降舞臺、伸縮舞臺、旋轉舞臺、活動假臺口、燈光吊籠、燈光吊片、對開幕布系統、電影銀幕架、升降系統、電動吊桿機、多層纏繞吊桿機、單點吊桿機、單層纏繞吊桿機、一次排繩臥式、立式滾筒式電動吊桿機、變頻調速拉幕機、電動對開拉幕機;阻燃舞臺幕布有:大幕、二幕、會幕、紗幕、天幕、橫側條幕等,是國內較早規模較大的舞臺設備制造企業。